村网通总站 马家店村 219210.nync.com 欢迎您!
铁岭县抓党建发挥“能人”的力量 |
2014-03-20 10:12 作者:刘立纲 来源:《辽宁日报》 |
小屯村书记李士革在跟村民交流葡萄种植经验。
催阵堡中心小学双胞胎姐妹李晨和李阳的父亲几年前得了脑血栓,没有了经济来源,小屯村全额资助姐妹的学费、餐费、交通费等,让她们的生活快乐继续。
村民在集体的草莓采摘阳光温室大棚里快乐劳动。本报记者/杨靖岫 摄
“修个3000平的文化广场,所有主街道都安上太阳能路灯,等过完清明地化通了就开干。大体估算一下,除了上面拨的钱,我们自己咋的也得花100万吧。 ”
李士革伸出食指和中指,微笑着介绍今年村里要干的两大工程。对于那笔七位数的投资,他毫无压力感,一脸的轻松。
作为铁岭县李千户镇小屯村党总支书记,李士革腰杆子能这么硬,来自于村里厚实的“家底”。 200万元,这是去年这个拥有2400口人的小山村村集体的收入总额。
虽然未必都像小屯村每年进账这么多,但在铁岭县,目前已经有78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从“空壳”到“富裕”的嬗变,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6.1%。
数字的背后,是一个又一个充满着曲折与艰辛、饱含着汗水与泪水的强村富民的创业故事。虽然它们的模式不一、情节不同,但有基层党组织中的“能人”引领是众多版本的共性。
村里没钱,干啥都难
“往村部里一坐,要债的一个接一个。 ”回忆2005年刚上任那段日子,李士革一声叹息,“忒难了”!
那时候的小屯村,确实是个烂摊子。村部巴掌大个地儿,破旧不堪,办公都费劲,更别提便民功能。没有一条像个样子的村路,晴天播土扬尘,雨天泥泞不堪。村里搞养殖的多,满街筒子的死猪、死鸡、死鸭和粪坑,不仅空中臭气熏天,连原来打三四米井就能饮用的地下水也被严重污染。
一桩桩、一件件,全是和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大问题。可一直没办法解决,原因就是集体经济一塌糊涂,“光外债就92万,哪有钱去改善环境? ”
和李士革一样痛苦过的还有新台子镇东孤家子村党总支书记曹广江。今年52岁的老曹,2002年 “两委”换届时当选。由于过去日积月累、恶性循环,村集体外债140多万,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镇得倒着数。“村里没钱,干啥都难,你不给百姓办事儿,百姓就不把你当个事儿。”曹广江说,那时候“两委”班子在村民中的威信和地位根本提不起来,“我们喊一嗓子,人家都不搭理你。 ”
曾经的小屯村和东孤家子村,在铁岭县颇具代表性。前些年,村集体经济薄弱、村党组织堡垒作用弱化,是该县比较普遍的现象。
造成铁岭县相当一部分村集体钱物“空壳”化的原因,一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大办乡镇企业,一是90年代的广建蔬菜大棚。 “这两者都是上面提倡,甚至层层下指标。比如前者,‘村村点火,处处冒烟’看似壮观,实际上都是村里靠贷款建起来的。可是没有经营人才和技术支撑,最后大多亏损、破产,于是就形成了对信用社、银行的历史欠账。蔬菜大棚也是如此,有的地方老百姓没有积极性,村里为了完成任务,只能再贷或借钱。 ”铁岭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郝长青说,这些都使村里连受重创,有的村为了还债,索性把村部卖掉,开会小规模去村书记或中心户家,大规模的只能向学校借地方儿。
“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的‘神经末梢’,它们的健康状况,将直接影响整个机体。 ”铁岭县委组织部长孙彤说,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,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。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,使很多公益事业难以兴办,村级服务功能也难以发挥,这将大大削弱基层党组织对广大村民的凝聚力和号召力,其结果是不但会影响“三农”问题的有效解决,而且将会影响干群关系的改善,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,基层政权的巩固。所以,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,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,绝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,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。
能人治村,解题最关键一招
虽然为了研究全村下一步发展规划,这些日子都没睡好觉,但谈起马侍郎桥的未来,徐家辉依旧神采奕奕、信心满满。
徐家辉原来是个买卖人,有眼界、脑子活、人品好,这是十里八屯对他一致的评价。所以,他在2010年5月当选村党总支书记,是真正的众望所归。
徐家辉也确实没辜负乡亲们的信任,他提出“靠山吃山”闯富路,把做生意积累的经验融入到工作中,科学经营、巧妙盘活榛林资源。几年下来,徐家辉呕心沥血,硬是把村集体负债30多万元、人均收入不足8000元这两个数字,变成了存款30万和2万多。
但这些成绩,对于徐家辉来说还只是小打小闹,他的“野心”远不止于此。今年,本山传媒新出品的电视剧《爹妈满院》拍摄地点选址马侍郎桥。这个天赐良机,让老徐既兴奋不已又“压力山大”。 “要是不把这个机会把握好,我们对不起村里1000多口子人啊! ”
那边热火朝天拍电视剧,这边绞尽脑汁想发展。经过几番论证,马侍郎桥“借剧生财”思路初现。休闲广场、大棚采摘、垂钓乐园、滑雪场……看着图板上的规划,村民们说:“老徐,干吧,跟着你,我们一百个放心! ”
徐家辉、李士革、曹广江都是能人。而他们上任村里“一把手”的背后,是铁岭县委、县政府在“能人治村”理念下的强力推之。
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铁岭县一直在想办法。
因地制宜,因村制宜,稳步推进,这是该县的“总则”。 “绝对不能急功近利,村集体经济想一两年就由弱到强,是不科学的。这样搞,可能非但经济没发展,反而会造成增添新债务的情况发生。 ”铁岭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郝长青说。
“没面起子,发不出面来。 ”在铁岭县,“面起子”指的是政策、资金,他们把涉农项目、扶贫项目等资金重点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种植业、养殖业、农产品加工等项目。三年来,已投资5600万元。今年,县财政又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扶持基金,每年拿出不少于100万元,犒赏当年新增集体经济收入排名前五位的村。
2010年起,县委、县政府将建村部列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大工程,投巨资消灭“无阵地村”。目前,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的目标基本实现。
但是,政策再给力,也终究是外因。铁岭县领导通过梳理发现,创办合作社、经营集体资源也好,还是依托企业也罢,无论通过何种途径富起来的村子,其前提都有一个素质过硬的“两委”班子,尤其是“班长”更起着决定性作用。
“村书记、村主任缺乏市场经济头脑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,思想不解放,干劲不够足,德行不够高,县里、镇里再扶持,身边资源再丰富,也会泥牛入海、视而不见。只有选‘能人’治村,才会与上面的政策与投入形成‘裂变式’化学反应,实现借力而行、腾地而起。 ”有过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铁岭县委组织部长孙彤感触尤深。
凝聚人才的努力与困局
农村富不富,关键看干部。
选拔好优秀“领航人”,这是铁岭县 《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》提出的各措施中的第一条。几年来,该县设定导向,采取从本村现任村干部、致富能手、农民经纪人、合作社负责人等优秀人才中选拔的办法,使60多位懂经营、善管理、肯奉献的优秀党员走上前台,出任村党组织书记。
“能人”治村,各显神通。 “能人”效应,异彩纷呈。
比如李士革,善念“合”字诀。他巧施妙招,先后由村党组织领办、组建了养猪合作社、蔬菜合作社、农作物合作社、农机合作社及饲料厂,完成了种、养、加产业链的村内“闭环”,目前不仅村集体年收入200余万元,固定资产达2000万元,而且随着80%村民相继入社,也使全村人均纯收入从四年前的7800元暴增至2.2万元,真正实现了强村富民。
比如曹广江,善念“企”字诀。他紧紧抓住企业入驻的机会,把村里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经营。同时,围绕企业,自己带头引领农民搞货运,培训大家学技术进厂打工。几年下来,全村已有大小车辆230余台,运输收入400万元。在家门口就业360余人,月工资都在3000元左右。
再比如横道河子镇上石村党支部书记付立仁依托荒山荒沟搞旅游,蔡牛镇北长村党支部书记王兴辉土地整村流转搞规模化经营,等等。
“能人”们使一个个村子发生了巨变,而村集体经济的壮大,更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带来了源头活水。
小屯村,几年来先后花近400万元修自来水、铺水泥路、建便民服务站,困扰村民多年的难题被逐个解决,他们的幸福感便如芝麻开花,节节高。而马侍郎桥更将“送温馨”做到了极致,逢年过节,用大车拉米面油,贫困户挨家送;八月十五,杀几头大肥猪,60岁以上老人每家来二斤;只要有村民过66岁、70岁、80岁生日时,就一定会收到一块村里为他们订的大蛋糕。据统计,仅2013年,全铁岭县村集体就投配套资金137万元建设村屯道路80公里,修筑桥梁154米,投入120万元用于美化绿化,整治村屯环境。而不用百姓自己掏腰包,村里出钱缴纳新农保、农村合作医疗,重奖高考中金榜题名的学生、为贫困户建房等情况更是屡见不鲜。
“能人”,已经或正在成为铁岭县增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、战斗力、向心力的核心。但是,喜中亦有忧。 “人才是好,可人才也难聚。 ”铁岭县委组织部长孙彤说,“好人不好选,好人不爱干”,这是下一步工作的困局。
孙彤认为,难点有三:首先,文化素质高的年轻人,很多都常年在外打工,甚至有了自己的生意,只有农忙或春节才会回来,这造成了人才匮乏,没人干。其次,往上看,村里工作是穿千条线的“一根针”,往下看,群众工作又是“天下第一难”,很多人“想想都头疼”,不敢干。再有,村官待遇低,目前,村干部工资多的一年收入上万,少的也就七八千,这种情况下,没有积极性,不想干。
徐家辉办公室的墙上,挂着一幅字,上书:人世间条条跑坎坷,谋富贵勇往莫退缩。这是他,也是一大批村官奋斗精神的心声与写照。孙彤说,县里会想尽办法让这样的干部越来越多,“农业要强,农村要美,农民要富,离不开这些‘能人’。 ”
(实习编辑:张帅) |
打印 收藏 |